Friday, December 09, 2005

裝滿「電子錢包」的錢包?

今天到醫圖找病毒學要報告的paper,經過休閒雜誌區,還是不改老毛病,無論是否有更重要的事,看到雜誌就坐下來殺殺時間。

翻開「數位週刊」,看到關於電子錢包的報導,深有同感。

因為某些人覺得找零錢很麻煩,於是發明的電子錢包這玩意兒,繼信用卡後又一種塑膠貨幣。或許稱之為「預付儲值卡」比較恰當。當初北市捷運/公車/停車場共用一張的「悠遊卡」推出時,還覺得挺方便的,不過當時我心裡就已經有點小抱怨:為何不能在便利商店用悠遊卡購物?好了,幾年過後的今天,我打開錢包一看,嗯,有基隆市公車卡、電話卡、圖書館影印卡、醫圖影印卡、7-Eleven iCash,又因為悠遊卡和基隆市公車卡會互相干擾,悠遊卡要另外擺背包裡。天啊,還沒出社會就有6個「電子錢包」了!(高中時期還曾經另有一張台鐵電子月票咧)據說以後還要有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卡,高雄市的捷運/公車要用Master Card 的PayPass電子錢包系統......。這麼多張卡,煩不煩啊?當初期待第一張:悠遊卡可以逐漸拓展到各領域,結果是各領域的卡越來越多。基隆市公車卡本來說要跟台北市的悠遊卡和的,結果我們非常豬頭的法規不允許,造就了系統相同,卻不能共通,還會互相干擾的兩張卡!高雄用的Master Card PayPass倒是神奇了,因同系統,未來可能可以拿到美國的麥當勞或加油站使用。和國際接軌了,卻不能在國內互通。(北市政府一向耍臭屁,絕不可能會願意改成和高雄市互通的。)

反觀日本,因有Sony和NTT Docomo兩大企業主導Felica平台,真正整合了電車車票、便利商店等用途,現在還整合到手機裡面去,真的可以用手機到便利商店買購物了。NTT Docomo還為此收購TowerRecords唱片行的日本分公司部份股權,明年聯買CD都可以「刷手機」了。

期待臺灣的這些平台也有整合的一天,真正達到一張薄薄的電子錢包游天下,而不是一個傳統錢包塞了滿滿的塑膠卡。

No comments: